《海药本草》
为古代医学专著 ,专门记述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药物。
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五卷(一说二卷)。唐·李珣撰。本书杂记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及功能主治,原书已佚。 李珣字德润,出生于四川梓州(今四川治县),为波斯商贾李苏沙的后裔。
一、《海药本草》的主要内容:
原书六卷,至南宋末年亡佚,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等书。今存佚文中,有药物124种(一说131种、一说128种),其中16种药物为首载,如车渠、金线矾、波斯白矾、瓶香、钗子股等。该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兽、鱼虫、果等6类,详论药物形态、产地、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
二、《海药本草》的主要成就:1、广收海药,稽其原委。该书注明外国产地的药物达96种,如金线矾“生波斯国”、人参“出新罗国所贡”。
2、旁征博引,内容详细。虽佚文仅存药百余种,但引用之书多达40余部,如汉书、唐志山海经等。对药物描述颇为详细,如荜茇味辛温,又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醋心、产后泄痢。
3、记载岭南药物。该书增加前人未载的岭南药物9种,如海红豆、海蚕沙等,详述岭南药物性味、功用畏忌,如冲洞根“味辛温”、补骨脂“恶甘草”。
总之,《海药本草》荟萃五代以前外来药物之精华,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产物,对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