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下载 > 资讯频道 > 医学话题 >

高考后选择学医的人,都有舍己为人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8-06-09 18:29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 来源:未知 作者:医学资源分享

台湾医生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一个大医院的ICU主任,连副院长都没干过,更别说从政经验了。突然有一天,他说他要竞选市长,结果还真当选上了台北市市长。

 

一个台湾全科医生月收入相当于10万元人民币,台湾医生的经济地位就更不用解释了。

 

台湾医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即使如此优越,也不是所有的“学霸”都会选择学医。

 

3年前我去台湾,曾和一个准备高考的高中生聊天。他说,现在台湾的高中生不再像以前那样首选学医了,不是因为医生不受尊重,更不是因为薪水低,而是感觉医生太累了。上班忙,下班后还要随叫随到,挣那么多的钱也没机会消费。

 

这件事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医生辛苦、经常加班可能是普遍现象,起码不是我们的特有现象。不过,人家医生的收入之高的确让大陆同行垂涎欲滴;第二,即使行业的收入高,也未必是优秀学子的追求目标。

 

一个职业的选择,有许多制约因素:儿时的梦想、考试的分数、家庭经济状况、就业形势、职业前景等,都可能影响高中生的选择。而高考状元不选择学医,未必表示医生这个行业不重要。

 

实际上,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仍是居高不下的。据网络资料,几所重点医学院校在国内各省的录取线大都在600分以上。2016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大医学部、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福建地区的录取线均高出本一线182分、178分、176分、135分。

 

而综合实力靠前的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低。2016年,在北京地区,医学类院校基本能保持在600分以上,而且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处于第二批次录取的医学院校的录取线,也比所在省份的录取线高出30分左右。翻阅近几年医学院校的分数线,这种格局几乎没有变化。

 

不可否认,医生这个行业现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是患者伤医,一方面是政策伤医,甚至政策性伤医是当前医生的主要危机,这个行内人都懂得。

 

前两天,几个护士劝人别学医的照片在医护中刷了屏。

 

医护人员劝人不学医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现状不满的一种宣泄,有很大的赌气成分。但被行内人尊称为医疗自媒体“教母”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施琳玲女士,对此却忧心忡忡。医护人员应该劝人学医,还是劝人不学医?

 

医护人员“唱衰”自己的行业并非聪明之举,唱衰自己解决不了目前的危机。某个人对工作不满意了,一气之下就撂挑子不干,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但试想一下,有哪个人靠赌气来赢得地位和尊重的?

 

只有主动改变,才能更好改善。吸引更多高素质学子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对提升整个行业是非常有益的。

 

在当前医生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的形势下,能选择学医的人,都应该受到赞赏。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学医,我都会认为他们肯定都有舍己为人的情怀,都应该受到尊重。

 

向选择学医的学子们致敬!

 

来源:“李青大夫”微信号,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原标题:《高考后选择学医的人,都有舍己为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