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5 14:00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 来源: 作者:
慢性胆囊炎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胆囊息肉,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肝胆疾病,这类疾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早期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本期将由东城医院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王文友教授为广大市民讲述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中医防治知识。
慢性胆囊炎可引发严重问题 需引起重视
胆囊炎是最常见的肝胆疾病之一,是指胆囊壁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发病率多因饮食不节所致,随年龄的升高而增高,胆囊炎患者可合并胆囊息肉,还可并发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该病分类有几种方式,根据炎症波及和胆囊严重程度分为单纯性与化脓性胆囊炎;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胆囊炎可合并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生长的胆囊炎性病变,而息肉有一定癌变的可能,由于胆囊癌总的手术疗效极差,它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胆囊癌的手术疗效较好的也局限于早期,唯一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因此,一旦出现息肉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上腹及右下肩胛区疼痛
对于慢性胆囊炎,王文友主任表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二、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而对于胆囊息肉,王文友主任表示,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疼痛等症状。而还有一部分患者则无明显症状,只有在B超检查时发现异常。王文友主任特别提醒,患者在发现这些症状时,应尽早去医院做专业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重在疏肝利胆 解郁散结
谈到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息肉的治疗,王文友主任表示,中医认为胆囊炎和胆囊息肉均属胃脘痛、胁痛等病症的范畴,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胃失运,湿热内生,湿浊内停,或长期忧思恼怒,情志郁闷导致气机壅塞,升降失常,肝胆疏泄失职,胆汁流通不畅,久郁蕴热而发本病。中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分型辨证论治,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胆病的发展过程中,诸如气滞、湿热、血瘀或是虚损等病理机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织在一起,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按常规治疗一般应从五个方面加以调治。
肝郁气滞:主证:肝郁气滞,胆腑失疏,不通则痛。胆胃失和则患者以胁痛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
治疗:疏肝解郁,活血调胃。
肝胆湿热:主证:湿热蕴聚肝胆,郁而化火;灼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嗳腐纳呆,便秘尿赤。湿热郁久必挟瘀,故患者胁痛拒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清利肝胆湿热,调和中焦脾胃。
脾肾两虚:主证:慢性胆囊炎反复不愈,病久多有脾肾俱虚证候,加之平时严格忌口,终年以素食为主,故证见面色无华,右胁隐痛缠绵,喜按喜温,食少便溏,心悸晕眩,虚烦少寐,月经不调,舌淡苔白或少苔,脉弦细或虚弱无力等。
治疗:健脾补肾。
胆胃不和型:主症:胸肋胀满,嗳气频作,忍心呕逆,口苦纳呆,大使不调,右上腹时有隐痛,每遇情志不遂则诸症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疏肝利胆和胃。
肝胆气结型:主证:右上腹间歇性闷痛或隐痛,并放射右腰背部,常有口苦,恶心,食欲不佳,每因进食油腻后诸症加重,舌淡,边尖多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疗:疏肝利胆散结。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的重要补充
除了中医中药治疗,王文友主任表示,治疗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等疾病,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者要忌酒,也不要喝咖啡和浓茶以减少或避免对胆囊的刺激。在饮食规律的基础上,要注意食物细软、宜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
3、要坚持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更不能食高胆固醇食物,如鸡蛋、动物内脏、无鳞鱼、海鲜及肥肉等。
4、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抽烟等,要坚持户外活动,必要时可取山楂、菊花、决明子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5、不要过度劳累、保持乐观情绪。身体过度疲劳通常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大,也是引发肝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并保持乐观情绪。
此外,王文友主任特别提醒广大患者,由于慢性胆囊炎容易反复,因此病人饮食不仅要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时候,在恢复期,慢性期也应该如此。(记者 祝凤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