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1 06:00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 来源: 作者:
我的一位同学放了一个不必要的支架,术后天天胸部不适,每天与氧气为伴,吸吸氧,自我感觉会好一些(安慰剂效果)。后来我告诉她,吸氧根本没有必要,胸部症状与心脏无关,与焦虑有关。患者安心放心了,不再吸氧,症状也减轻了,生活质量更好。
我在多家医院做科主任,在冠心病监护室(CCU)查房,反复发现和制止一种怪现象:不管三七二十一,住进了监护室,一律吸氧。一些到达医院很早,经直接支架治疗开通了血栓闭塞血管,病情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一直打着静脉、吸着氧气(血氧饱和度根本不低)。甚至患者办手续准备下午出院了,上午还在吸氧和接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这成为几十年不变的治疗护理常规,患者卧床过久,下床开始活动太晚。
为家里老人买个吸氧设备,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刚刚在巴塞罗那闭幕的欧洲学术大会上,瑞典在35家医院入组622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半患者吸氧,另一半不吸氧。两组间,一年总死亡率分别为5.0%和5.1%,没有显著差别。因心肌梗死再次住院和心血管死亡,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别。两组间,高龄,糖尿病,是否吸烟和死亡原因没有显著差别。
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吸氧是指南的明确推荐,也是多年形成的“医疗常规”。对该研究的专家评论:瑞典这一重要研究将改变指南。它回答了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是否吸氧应当用于没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然不必要!这种医疗行为不仅浪费医疗资源,也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便。我们不应再做这种盲目无证据的医疗。
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当别论。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